当前位置: 首页 > 教师天地 > 教师作品 > 内容

读《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》有感

发布者:叶静 日期:2016-06-06 访问次数:475

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”看到这几个显眼的字眼,心中不由充满了好奇与疑问,幸福到底是什么?又是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?一个个疑问在脑海中涌现,带着种种疑惑我开始了这本书的探索之旅,希望在书中能得到心灵的震撼和升华。

“如果你想博览教育群书,或者只想看其中一本的话,那么首屈一指的就是这本《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》”。翻开内容简介就让人产生强烈的翻读欲望,这无疑是一本好书。本书分为四部,分别是“用灵魂感受孩子的灵魂”“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”“把孩子脸上的笑容找回来”“幸福使孩子产生学习的动机”。没有华丽的词藻,也没有专业的术语,更没有夸张的手法,却让我着迷,爱不释手。一句句简单的言语,一个个性格鲜亮的小精灵,一段段真实的故事,字里行间流

露真情,足以震撼人心。那不是官方,不是理论,不是经验,那是真真实实爱的传递。细细体味,越读越投入,越读越欲罢不能,深深地沉浸其中……

    当我看到《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》这一部分时,感触颇多,感悟很深。其中有这么一段让我记忆犹新:有一次上的课名为“我的幸福”,是由一个刚刚培训完的老师上的,她说:同学们,现在我们每个人都被家人当做宝贝,每个人周围都有爸爸、妈妈、爷爷、奶奶爱着我们;在物质上,我们要什么就有什么;星期天可以游泳,放假了还可以旅游……那么,在这样的生活状态里,我们一定感到很幸福了……话音未落,孩子们齐声回答:老师——,我们不——幸——福!她就问:那你们向往的幸福是什么呢?这一问全班一下子活了,全都举起手来,其中一个10岁的男孩,在文化课学习方面是年级第一,他站起来说:老师,我的幸福是星期六、星期天的早晨可以躺在床上睡懒觉。另一个女孩等不及了,抢着喊:我的幸福是放长假,到沙滩上去玩。孩子们渴望的幸福五花八门:买一大堆零嘴坐在床上吃;爸爸妈妈不要老是叨叨;学校老师少留点家庭作业;他们家买的彩票得了大奖;他的床放在百货大楼里,一边是货架,一边是游泳池……孩子们太渴望幸福了,但是这样的幸福多少让我们感到吃惊。

孩子们是在真真切切地渴望着幸福,他们说的全是真话。孩子的幸福其实就像能够调出所有颜色的三原色,但是成人只给了他们一种或者两种,他们调不出幸福的颜色,他们的幸福被人拿走了。

可想而知,孩子们是多么的渴望幸福,他们用最真实的话语向我们成人道出了他们所要的生活方式。其实,他们所渴望的幸福是如此平凡亦是如此简单,如今却变成了“奢侈”。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不禁心头一阵刺痛,究竟是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?答案显而易见了。我们总以为给孩子最好的物质生活条件,衣食无忧,享受最好的学校教育,孩子就会感动幸福、快乐。很多时间我们把自己当成了孩子的“上帝”,只是一味的站在成人自己的角度,做着自认为很正确的事情,给孩子尽可能的安排“丰富“的补习,为了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。往往考虑最多的是如何给孩子灌输更多的知识,掌握更多的技术技能,期待他们“望子成龙”、“望女成凤”,却不去关注孩子内在的感受,不去问孩子想不想要,幸不幸福。反问我们自己,如果你是孩子,你想要这样的生活吗?很显然不是。每个孩子都有爱玩的天性,他们需要释放天性,需要自己的空暇时间,需要去做一些喜欢的事情。难道我们忍心扼杀孩子的想要的幸福吗?不管是老师、家长,我们应该做孩子的“天使”,帮助、引导孩子,还给孩子本应该有的幸福,呵护与珍爱幸福童年,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幸福。

书中写到:“孩子是脚,教育是鞋。老师是鞋,孩子是脚。”这句话我觉得很贴切。这句话意味着,做鞋的人一定要做出一双长度、尺寸、特点都适合的鞋子才能让穿鞋的人感到舒适。那么,家长也好,老师也罢,我们都应该重新思考下我们的教育方法和行为。教育的方法有千千万,只要适合于孩子,孩子才会感到幸福。只有适合孩子的真正能让孩子幸福成长的方式才能称得上爱的教育。

还给孩子本应该有的幸福,用关心爱护去温暖孩子幼小心田,用平等自由去换就孩子巨大潜能。做孩子的“天使”,走进孩子的内心,给予孩子智慧的爱。让孩子的心灵得到释放,让孩子真正获得幸福。孩子的幸福便我们最大的追求。作为一名教师,我会不断的学习探究,充实自己,选择正确的教育方式,向理想中的教育境界迈进。

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撰写者:王 丽

永嘉县上塘镇童真(中心)幼儿园 网站备案/许可证号:浙B2-20090002  © 2006-现在 igrow.cn版权所有

技术支持:杭州长河通信技术有限公司